奇客漫
  1. 奇客漫
  2. 耽美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364章 364 李德裕的有胆有谋
设置

第364章 364 李德裕的有胆有谋(1 / 2)


李德裕当上宰相后,除了辅佐唐武宗收拾了仇士良之外,还有就是收拾嚣张的藩镇。

公元841年九月,卢龙军动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

李德裕忙对唐武宗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如果朝廷遣使赐诏太快的话,军情很快就稳定下来。如果放下几个月不管,必定会内部生变。如今请留监军傔,不要派遣其他使者去观看。”

唐武宗听了,按照李德裕所说的做。

果然,不出李德裕所料,军中很快杀了陈行泰,立张绛,再求节钺,朝廷仍然故意拖延。

后雄武军使张仲武请发兵进击张绛,唐武宗恩准,遂以张仲武知卢龙留后。

李德裕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使得不战而平定了卢龙军乱。

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

公元843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

此时,反击回鹘侵扰的战事刚刚结束,唐武宗与宰相讨论此事时,宰相多认为回鹘余烬未尽,边境还要加强警备,再讨伐泽、潞,恐怕国力难以支持,主张同意刘稹的请求。

李德裕则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讨伐。

他说:“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累朝以来,置之度外。泽潞近处心腹,一军素称忠义,尝破走朱滔,擒卢从史。”他还进一步分析说:“从谏跋扈难制,累上表迫胁朝廷,今垂死之际,复以兵权擅付竖子。朝廷若又因而授之,则四方诸镇谁不思效其所为,天子威令不复行矣!”

他还向唐武宗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胸有成竹地说:“稹所恃者河朔三镇。但得镇、魏不与之同,则稹无能为也。……苟两镇听命,不从旁沮桡官军,则稹必成擒矣!”

唐武宗听了,高兴地说:“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于是,决定对昭义镇用兵。

李德裕奉命起草诏书,谕令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要为朝廷立功,为后代造福,并派李回前去传旨。

李回抵达河朔地区后,何弘敬、王元逵、张仲武都佩带到城外迎接,立在道路的左边,恭恭敬敬地等候李回。

李回到达后,他们让李回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也不敢让人为自己牵马。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朔地区的藩镇还没有对朝廷的使者如此恭敬过。

李回既能明辨是非,而且很有胆量,三个藩镇节度使都表示服从朝廷诏令。

唐武宗接着便命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何弘敬为南面招讨使,与河阳节度使王茂元、河东节度使刘沔、河中节度使陈夷行合力讨伐,并决定于七月中旬,各道兵马一齐进发。

李德裕总结了贞元、太和年间朝廷伐叛的经验教训,一是各藩镇出兵才离开边境,军饷便由国家负担,则藩帅迁延不再进军;或是取得一县或一栅寨,都以为胜捷,也逗留不前,因此多是出兵无功。

这次刚一进兵,李德裕即奏请武宗,命王元逵径取邢州,何弘敬直取鄜州,王茂元取泽州,李彦佐、刘沔取潞州,不攻取县邑。

因此,各路兵马似尖刀一样,直插入叛镇的心脏地区。

二是监军干预军政,束缚了将帅的手脚,指挥不力。

李德裕又和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商定,监军不得干预军事,只取少数兵自卫,赏罚与将帅一视同仁。

这样一来,“号令既简,将帅得以施其谋略,故所向有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