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漫
  1. 奇客漫
  2. 耽美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476章 476 能方能圆的韩琦
设置

第476章 476 能方能圆的韩琦(1 / 2)


宋夏转入和议后,韩琦、范仲淹等入朝为执政大臣。

他们这一次因和西夏议和有功,在京城早已成为风云人物。

韩琦和范仲淹回京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一时间,名士云集,士大夫交口称誉,赵祯也想励精图治,有所作为,因而特别礼遇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并催促他们尽快拿出变法方案。

韩琦在庆历三年七月,上《论备御七事奏》,认为当务之急为:“一曰清政本,二曰念边计,三曰擢材贤,四曰备河北,五曰固河东,六曰收民心,七曰营洛邑”。他接着又陈述救弊八事,即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谨入官,去冗食。

他提出以整顿吏治,选拔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赵祯对他提出的建议非常赞成。

是年九月,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所列出的十项改革方案基本与韩琦一致,切中时弊。

赵祯当下决定,由范仲淹主持,韩琦、富弼等人参与,实行政治改革,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之后,新政的失败,我们前面也详细说了,这里不再赘述。

庆历五年三月,韩琦也被贬出朝,罢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

至此,主持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短暂的“新政”以失败告终。

韩琦到了地方官任上,治军有方,理民得法,“所至设条教,葺帑廪,治武库,劝农兴学,人人乐其恺悌”。

庆历八年四月,韩琦又移知定州。

定州久为武将镇守,士兵骄横,军纪松弛,韩琦到任后首先大力整顿军队,采取恩威并行办法,对那些品行恶劣的士兵毫不留情地诛杀,而对以死攻战的则予以重赏,后来他又研究唐朝名将李靖兵法,仿作方圆锐三阵法,命令将士日月操练,结果定州军“精劲冠河朔”。

皇祐五年,公元1053正月,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徙知并州。

这时,在河东路担任走马承受的宦官廖浩然,为人贪恣,仗势不法。韩琦上奏,请朝廷将其召回,如不调走,必依法严惩。

赵祯只好令廖回京,并行之以鞭刑。

并州所辖地区与契丹接壤,邻边的天池庙、阳武寨等地,被契丹冒占,韩琦派人与契丹头领据理交涉,收回了这些地方,并立石为界。

宋初大将潘美镇守河东时,为了防止契丹南下劫掠,命令沿边百姓迁徙内地,致使边塞大片耕地荒废不耕。

庆历四年,欧阳修奉使河东时,就曾建议解除代州、宁化军、岢岚军、火山军沿边之地禁耕令,以增产粮食,供应边防军需,却为军帅明镐所阻。

十余年后,韩琦于至和二年,公元1055春再次建议,才得以实行,开垦田地9600顷。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七月,韩琦被召还为三司使。八月,拜枢密使。

嘉祐三年六月,韩琦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六年闰八月,迁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韩琦就职朝廷枢要位置,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赵祯的建嗣问题。

赵祯三个儿子早亡,皇嗣迟迟未定,而从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开始,赵祯就时常犯病,一时人心恐慌,议论纷纷。

大臣们接连上疏,极力劝说赵祯早立皇嗣以固根本,当中尤以包拯、范镇言辞恳切,但赵祯并不放在心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