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漫
  1. 奇客漫
  2. 耽美小说
  3. 宋风
  4. 第一百七十章 预示
设置

第一百七十章 预示(1 / 2)


王福退下去后王静辉翻开纸页第一页纸上写的名字便是吕惠卿!下面依次是章淳、曾布、沈括、苏颂、谢景温等等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有比较详细的个人履历。这是王静辉嘱托下人负责搜集的情报上面涉及的人都是他非常感兴趣的人物除了沈括和苏颂之外如吕惠卿、曾布等人可都是历史上熙宁变法的中坚力量眼看变法格局已经形成他不能不有所准备。

这纸上的人物资料是他通过自己的生意网络来搜罗的他和李管事、徐老商量过要在他们的生意网络中培养一支特殊用途的人才专门负责收集、整理情报所用李管事也知道王静辉步入仕途后将会面临种种难测的状况现在大宋有谁还不知道徐氏和王氏之间的亲密关系?自己和王静辉的利益已经绑在了一起有一个得力的情报系统也可以给王静辉提供情报这样也算是自己作为盟友义务的一部分再说这么一个情报系统也有利于收集外界的商业信息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后便得到了李管事和徐老的欢迎并且鼎力。

这个情报网的成员都是王静辉所收养的孤儿经过几年的培养他们大多开始进入两家旗下的产业服务在忠诚度上也非常可靠只不过现在才没有建立多久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罢了不过两家生意网络庞大再加上雄厚的财力等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王静辉还是第一次使用这张情报网。所搜集地不过是一些官员地材料罢了。这些官员现在大都居住在汴都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命令下达后很快便有了回应。

通过后世史书来定位一个人的好坏实在是太过武断所谓史笔如刀老祖宗们自汉初便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迫害史官。修改历史地动作流传下来的历史记录也很难说明问题不过是个参考罢了。

这份材料写的还算是非常详细每个人以前做过什么官现在的官职又如何做官地时候治下百姓如何评价种种都列在其中让王静辉一目了然。现在王安石已经坐上了真宰相“权位”是有了但未必有“权力”现在的士风还算是不错。越是权贵的人越容易遭到弹劾这也是现在御史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尤其是自己这样的人更是御史谏官的最爱。

王静辉想了想不禁摇头苦笑:“权位不过是皇帝的宠信而已权力才是干大事的工具。王安石肯定会争取权力他那个‘制置三司条例司’估计也该快出现了吧?这些人可都是王安石变法的骨干力量虽然官位现在不高不过一旦进入变法条例司。王安石的‘权位’可就真地转变成‘权力’了。”

仿佛是预示着这个华丽的帝国将会就此进入多事之秋一般大宋熙宁元年二月河北地震汴都开封也有轻微的震感参知政事唐介等人遂以“天命”来弹劾王安石王安石以“灾异皆天数。与人事无关!”来反驳这让富弼大为惊奇富弼的感慨有他的道理因为天灾乃昊天之垂警作为一条古老的训诫一直是臣民规范天子的法宝一旦推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安石地用意也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他反对的是借天灾来阻挠变法而已所以在这里稍稍变通了一下自己的做法没有直接表态。

不过王安石并不知道富弼长久以来追求的便是以“天命来制皇权”这一句话无形中便把富弼的追求给击了粉碎这怎能让富弼受得了?一番口舌之争下来后富弼自认为辩不过王安石所以便在家称病上辞章。

率先挑起战火的参知政事唐介更是在福宁殿与王安石辩论时晕倒不过其家人很快便找到了驸马希望驸马能够为其诊治王静辉深夜到唐介地府上亲手诊断他的病情这才避免了历史上“唐介被王安石气死”的说法儿。

“参知政事唐介因不满天子事事都视安石可否愤懑难捺数与安石当廷争论。可唐介虽然号称鲠直敢言但固执强辩却无法抵敌王安石加上皇帝赵顼的偏向最后气得差点儿身死。即使不论政治分歧赵顼如此袒护王安石注定了他今后的日子必然是众谤交加的命运。”王静辉在书房的窗边看着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心中默默的想到。

唐介老朽了为他治疗让王静辉觉得非常的劳累:富弼上书求去致仕也是不远了皇帝迟早要应允现在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富弼韩琦的先后离去这中间不乏他们的年龄问题也表示了赵顼的治国倾向问题不过富弼这一走唐介的病重就真的把新旧两派的对抗提到日程上来了!

看着桌面上的报纸王静辉不禁有些苦笑:两派的争端的战火已经烧到他的地盘上来了编辑部的成员倒是没有因此而分化这主要还是因为苏洵和欧阳发能够镇得住他们况且欧阳发似乎意识到报纸深层次的意义不断向编辑部里面推荐人才仅仅发行不到两个月欧阳发便又推荐了五个人进入编辑部这使得编辑部内部势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是该我做些什么的时候了!”王静辉走到书案前铺开稿纸在上面写到:“张驰有道寒暑之极”……王静辉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走极端而不愿意采用相对温和的办法来将问题慢慢解决就连“寒暑论”的“原版作者”苏轼也不看好他的理论这不能不让王静辉感到非常郁闷。

“不撞南墙不回头!”新旧两派的交锋让王静辉看到也许正是需要让他们碰到麻烦才会回过头来仔细反思他需要更多的人来这种观点。来为“寒暑论”摇旗呐喊。也许他也只能够采用这种办法在新旧两派火并的时候趁机吸纳那些两派之中比较清醒地人。

“某于改之议论素异。不过缓急有别矣。”王安石手中拿着报纸看过后对旁边地人说道。

此时王安石的府上来了很多人:吕惠卿、曾布、章淳、谢景温等人皆在他地府上自从《大宋明镜报》刊印发行之后王安石每日必要看报他多次和自己朋友说道:“报纸一物看似平凡。但实乃王改之之心血所系有报在手如对天下时局洞若观火。”

在他的带领下这些还没有成气侯的新党成员都有看报纸的习惯王安石对金钱一向不甚重视在加上他现在是参知政事离持国仅仅有一步之遥每月地各种俸禄加在一起早就到万贯家中订阅了十几份分别每天送到吕惠卿等几个学生的住处若是他们生活上需要有用钱的难处。也可以随时从他这里支取不用记账。

吕惠卿今年三十七岁福建晋江人现任集贤院校勘之职嘉~二年进士其人博学多才精明机敏极富辩才城府深沉。处事果敢。生性狂傲有以天下为己任之志;文学辨慧有杨雄、司马相如之才。曾为欧阳修、曾公亮所推重。及第后曾任真州推官秩满入都遇到在京师群牧司任职的王安石两人讨论经义。多有所合遂订为至交至今也有十几年的时间。王安石在皇上面前推荐惠卿着重说他学先王之道而能致用这与王安石本人强调经世实用的观点正相一致的。

吕惠卿放下报纸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这报纸不能够完全掌握在手中否则对新法推行必定大有补益!不过看这报纸真可谓是利害参半了摇旗呐喊者有之诋毁者亦有之今天驸马这篇文章的意思便是中立了倒是和他的报纸一般!”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