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漫
  1. 奇客漫
  2. 耽美小说
  3. 朕真的不务正业
  4. 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设置

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 / 2)


x 朱翊钧带着群臣来到了他的育苗室在这一刻他站在光里让大明再次伟大从育苗室开始。

朱翊钧带着群臣来到了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之中这是一个造型有些古怪的装置。

它只有半尺大小底部是一个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玻璃泡泡在水中玻璃泡之上一个指头粗细的玻璃管玻璃管上面是一个木塞木塞上还插着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大约有三四個针粗细。

整个装置里充满了水而木塞之上细长的玻璃管上还标记着刻度。

“这是温度计专门测定温度朕让人记录了玻璃泡浸泡在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测定细长玻璃管内水面高度记录为0;将玻璃泡浸泡在沸水之中测定细长玻璃管内水面高度记录为100。而后分为一百等分。”朱翊钧介绍了他第一款的小发明测定温度。

这个装置极为的简陋但已经是朱翊钧能在万历元年做到最好的温度计了他不能记录零下的温度因为零下水会结冰冻裂试管这个装置暂时够用了若是以后有了高浓度的酒精可以将玻璃泡的水更换为酒精尝试测量零下温度。

朱翊钧不是没想到汞也就是水银这东西皇室不缺只是朱翊钧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汞挥发的问题汞蒸气不仅让人中毒还有可能对秧苗造成危害。

对于温度计的研发朱翊钧不会停下脚步但也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前进。

这个不太精确的温度计详实的记录了土豆、番薯变青、发芽的温度这对土豆、番薯在北方的种植提供了参考日后推广土豆番薯种植的时候也能做到有理可循。

火室是育苗室在火室外也有一台温度计清明将至土豆开始萌发火室外的是对照组在两相对应之下大明得到了土豆番薯的萌芽温度五到八度萌芽归萌芽只有气温进一步升高到十五度左右时才会茁壮成长。

朱翊钧对着群臣们侃侃而谈介绍着玻璃火室育苗室的收获。

葛守礼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他愣愣的看了许久呆滞的说道:“陛下的奇思妙想真的是巧夺天工。”

热胀冷缩其实并不算稀奇早在先秦李冰父子治水就用到了热胀冷缩去开山裂石但是把这热胀冷缩用到了这种极致完全是奇思妙想而大明的工匠们实现了小皇帝的奇思妙想。

其实这是度数旁通跟确切的说是数理思维。

温度计只是他的一个小设计而半亩多的火室之内还有数以千计的玻璃盖小盒子这些玻璃小盒里每一个都有一株苗而这些苗郁郁葱葱看起来生机盎然。

“徐学士。”朱翊钧喊了一声示意徐贞明来介绍一下这些小盒子到底是什么作用。

徐贞明完全没料到皇帝陛下会带着大明廷臣过来参观他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皇帝喊他的时候他还在观察育苗的情况他茫然的回过头赶忙来到了所有人面前才想起来要向皇帝见礼。

“这是育苗掐尖儿尖上…”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徐贞明卡壳儿了他是毫无准备所以根本不知道如何做综述。

朱翊钧看着徐贞明一脸老实巴交的模样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平日里能说会道让他表现表现给他机会他也不中用。

朱翊钧打断了徐贞明的话示意徐贞明退到一边还是他来解答好了他笑着说道:“这是育苗盒荸荠、土豆、番薯这些利用块茎进行种植的作物一代一代累积毒素导致产量一代比一代低下如何脱毒?”

“种荸荠的老农告诉朕可以掐尖儿把尖儿掐下来育苗栽种的话产量会高很多左手边的育苗每一株都是掐尖儿而后送入那边的火房生长十五天后再取出来。”

“这育苗盒内的土都是经过蒸汽熏蒸之后的土就是防止掐出来的尖儿中毒。”

朱翊钧没有进火房里面的温度在三十八度到四十度左右这是高温钝化这是徐贞明的主意其实就是绿茶制作工艺里的杀青绿茶在制备过程中为了让绿茶停止发酵就会通过蒸煮焯烘晒等多种方式进行杀青。

徐贞明觉得都是毒是不是可以通过杀青来减毒?

不过温度高了苗会死亡温度低了没有什么用处最后经过反复实验和确定确定好了具体的范围。

徐贞明成功了育苗盒长出来的新苗比外面的未经杀青的旧苗叶片更加饱满而且并没有发黄、溃烂等等病症这让徐贞明格外的振奋。

朱翊钧拿着一盒育苗盒的苗又拿起了另外一盒这一盒是没有经过杀青也就是没有经过高温钝化的苗举了起来放在了桌子上小皇帝笑着说道:“差别巨大。”

廷臣们围着两个育苗盒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小皇帝亲事农桑居然还弄出了这么些成果来看这架势是真的打算种出来而不是花花架子装装样子。

廷臣还以为大明皇帝的宝岐殿只不过是皇帝为了表示重农桑的一种象征即便是收获的时候没有收获多少司礼监的太监们难道不会采买?把买来的土豆、番薯种到地里等到收获的时候大喊祥瑞吗?

宋仁宗的宝岐殿岐为二就是一颗麦上种出两个麦穗来被视为祥瑞。

宋仁宗的时候那些个宦官为了讨好皇帝从民间收集双头麦穗夜里偷偷种在宋仁宗的宝岐殿门前的田里收获的时候所有田里全都是一麦两穗人人上贺表称颂天佑大宋。

大明廷臣都是一步步卷到明公的位置上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这点把戏当然能够看得穿。

所以亲事农桑这件事在大多数的朝臣们看来就是宋仁宗[岐麦祥瑞]的翻版罢了。

糊弄皇帝罢了大臣们糊弄皇帝宦官就不糊弄了吗?

让廷臣们意想不到的是大明皇帝居然不玩这种招数玩起了身体力行来!而面前的两盒放在阳光下一眼就能看出差别的种苗就是身体力行的结果。

张居正和徐贞明在一旁说着话大多数都是徐贞明在讲张居正在听。

徐贞明主要讲的是小皇帝做的事儿九成九的重活儿累活在小皇帝来到宝岐殿之前徐贞明都安排人做完了只有一点点的活儿小皇帝习武之后才会特意留给小皇帝。

不危险、不脏不累而且极有参与感。

“陛下每日都会过来吗?”张居正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徐贞明不知道元辅为何如此一问他颇为确切的说道:“前日有雨陛下也来了陛下每日都来。”

张居正端着手拳头紧握看着小皇帝的背影小皇帝不是胡闹更没打算半途而废弘毅心怀天下而坚持不懈就是明君就是有德之主就是勇士。

张居正第一次有了大明再兴不是镜花水月的感觉这种感觉极为确定和真实。

“你做的很好这是全楚会馆的腰牌你拿好不要丢了也不要借给旁人日后有事到全楚会馆寻我。”张居正不着痕迹的从腰上摘了一块腰牌递给了徐贞明。

“谢元辅赏识!”徐贞明惊讶无比拜到张居正门下那不是银子就行还要有本事有本事还不行还得有关系。

时至今日徐贞明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被张居正举荐到了皇帝身边做了侍读学士现在更是拜到了张居正的门下。

张居正满是温和的说道:“冰敬、碳敬就不用想办法了你也没那门路在陛下身边好好做事把地种好就是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破坏陛下的农桑事无论是宦官、缇骑、勋卫、带刀舍人还是老农绝对不可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