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漫
  1. 奇客漫
  2. 耽美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二十七章 蛇吞象
设置

第二十七章 蛇吞象(1 / 1)


x 几天后谢绾以军备处官员的身份与十位破产工厂主分别接触声称军队将帮助十家工厂寻找收购方。收购价格依据工厂固定资产折价评估根据工厂的不同情况为市场价的二分之一到八成不等。另外谢绾对十位工厂主都表达了希望他们留下来继续管理工厂的意愿有八位工厂主因为顾虑丑闻而执意要出售工厂后离开柏林其余两位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工厂主则愿意留下继续管理工厂。

而早就得到通知到柏林等待的德莱塞开始代表“谢?德莱塞枪械制造厂”与各方面沟通。

德莱塞以有官方背景军备供应商的身份先与十家破产工厂主签署了收购意向契约;然后在谢绾的推动下请柏林地区的军备验收官员对十家工厂的既往产品进行了评估再由德莱塞与军备处经过几轮协商达成了可以分别给予三年到十年不等的订单契约的意向;最后由财政大臣比洛夫安排德莱塞与国王中央银行谈判达成了以十家工厂军队未来订单契约为担保的贷款意向。

经过一周的安排谢绾向王储表示虽然有难度但是肯定可以在三个月内解决问题。王储立即授权他开始着手解决。谢绾马上“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幅重担。

德莱塞与十家工厂签署了正式的收购契约总收购金额二十万塔勒言明收购款在三个月以内到账;收购签约后谢绾推动总军备处迅速批准了采购订单签署了原本就属于这十家工厂的未来数年总金额达四百万塔勒的军备订单契约;接着在比洛夫大开绿灯地配合下德莱塞以“谢?德莱塞枪械制造厂”的名义用收购契约、采购契约两份协议为担保拿到了国王中央银行为期十年的三十万塔勒贷款其中二十万塔勒用于收购上述十家原价三十万塔勒的工厂剩余十万塔勒用于资产重组和扩大生产。贷款签约期间谢绾多次秘密拜访比洛夫最后获得一项特殊优惠政策:基于对这种替财政部分忧的良好商业行为财政部支持免除本次贷款的利息但贷款应于五年内偿清。

谢绾将十家工厂按照同类产品合并成三家联合厂分别是“柏林枪械制造厂”、“柏林火炮制造厂”、“柏林被服制造厂”加上改名为“埃尔福特枪械制造厂”的原“谢-德莱塞枪械制造厂”合并成立“柏林军备商会”并担任会长德莱塞出任商会副会长主持整个商会的日常运作。德莱塞持有这家商会10%股份谢绾持有90%股份——当然了谢绾的90%当中还有非公开的股份:30%属于王储腓特烈?威廉四世10%属于财政大臣路德维希?冯?比洛夫——这是谢绾把比洛夫拉进来的方式比洛夫则回报以贷款免息至于他怎么搞定银行股东这就不是谢绾该关心的事。

德莱塞拿到商会股份契约时高兴得差点又大病一场不过这次只是虚惊医生说他兴奋过头而已于是德莱塞先回瑟梅尔达休养也是保障“谢-德莱塞m1815”针发枪最后两批枪支的生产交付工作。

就这样不到三个月时间谢绾一干人等不仅没花钱就收购到价值三十万塔勒的十家工厂还有了十万流动资金完成了蛇吞象的操作。当然对普鲁士军队来说这是稳定了柏林军备供应局面的军功;对普鲁士财政部来说这是稳定了柏林工业市场的良好市场行为。

虽然这笔收购案对普鲁士军队、财政部来说不过是解决了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却使谢绾摇身一变成为普鲁士军队最大的军备供应商而且背靠着总军备处处长与财政大臣两位实权派影子股东。

有了这层关系谢绾又拿到四千条“谢-德莱塞m1815”针发枪合计六十万塔勒的生产订单。综合了四家枪械工厂产能之后谢绾预计两年就能搞定。

军队和财政部的问题解决完谢绾又开始处理新商会前期工作等到一切就绪已经是1816年的9月。“谢?德莱塞m1815”针发枪首笔订单的最后一批也已交货完毕订单提前一年多圆满完成成为军备处的“良好供应商”主管军官谢绾也受到了嘉许;同时由于谢绾在主持解决破产工厂问题中的出色表现以及最大军备供应商身份确实不再合适负责军备订货与验收工作王储将他调至柏林总军备处担任军备工商顾问并派人接替他在埃尔福特的工作。

这使谢绾下定决心将常驻地改为柏林。他建议德莱塞任命一名工长留守在“埃尔福特枪械制造厂”担任厂长维持生产;然后请德莱塞和两位原工厂主分别担任整合后的三家联合工厂厂长;又开始在维持原有生产流程的前提下在新的三家工厂里逐步导入“谢-德莱塞枪械制造厂”的生产模式。在瑟梅尔休养得浑身毛躁的德莱塞早就想去柏林了他一得到谢绾的消息就安排好厂里的工作自己带上妻子、儿女及少量家当马不停蹄地前往柏林上任。

对于商会的十万塔勒流动资金谢绾考虑再三决定一部分投入柏林枪械制造厂将其改造为“谢-德莱塞m1815”针发枪生产厂。至于柏林火炮制造厂谢绾经过考察发现其生产设备经过格奈森瑙军事改革后采用法国火炮制造理念与技术已经是目前世界最先进;而由于冶金技术的限制火炮技术在未来三十年都不会有明显改变更先进的后装线膛炮——阿姆斯特朗大炮直到1855年才会诞生。基于这种情况谢绾决定暂时不对柏林火炮制造厂做进一步投入仅对其生产流程做了一些优化。

故此谢绾给莫兹利写了封信由商会出资一千五百英镑约合两万塔勒订购了二十台他自己设计的多功能机床用于枪械生产同时随信附上了脚踏锁式线迹缝纫机的设计方案。

缝纫机的设计方案当然是谢绾从论文里翻出来的。这类民用机械在他看来不太会引起历史剧烈变动又能够提高被服厂的生产效率。这个时代虽然有一些原始缝纫机但因使用不便绝大多数缝纫工作还是由手工完成。按照历史经验一个熟练的裁缝每分钟只能缝三十个针脚而谢绾所设计的缝纫机的速度是手工的七倍这种缝纫机到上世纪的中国城市里还几乎每家一台。谢绾希望将这种缝纫机用于柏林被服制造厂的机械化改造使被服产品人力成本从目前的80%降至20%——这是谢绾原来时空中经济起步阶段的国家常见的比例。

不过这件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由于使用缝纫机几十个丢掉了在“柏林被服厂”工作的女工和他们的家人围在各个被服分厂外闹事。谢绾本想花点钱消灾谁知道德莱塞跑去柏林警察局报了案。谢绾私下劝德莱塞还是息事宁人为好德莱塞狠狠地说“我宁愿把钱塞给警察也不给这帮穷鬼。”谢绾仔细掂量了下觉得这可能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否则以后都这么闹就没办法裁员了也只好叹了口气由着他处理。

于是一群警察和少量火枪兵连唬带打地赶走了这帮人。当谢绾站在工厂临街的二楼上从窗户看着在地上嚎哭的女工们和她们满头是血的丈夫被军队拖到一旁像扔死狗一样扔在路边时心里有些不安。他要推动的机械化势必在短期内造成劳动力不适应而失业的问题如果累积起来怕是以目前这个手段处理不了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