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漫
  1. 奇客漫
  2. 耽美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问题
设置

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问题(1 / 2)


x 鲁尔计划原本是谢绾为鲁尔财阀扩张而设计的方案。在过去种种军事和政治博弈里谢挽既需要借助鲁尔财阀的财力和工业实力又不得不面对其日益增长的回报要求甚至对他的胁迫。

鲁尔财阀进入莱茵联邦后虽说获取了统治权却很难从这块土地上捞到太多利益。

莱茵联邦有一定工商业传统但比起英国、比利时还属于工业落后地区。农业人口众多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鲁尔财阀不是很愿意进行企业扩张。

谢绾明白在政局动荡、没有市场的情况下莱茵联邦对鲁尔财阀来说就是个鸡肋即使作为鲁尔财阀的领袖他也不能强制要求其他成员投资建厂。所以他不得不先进行政治改革然后用莱茵联邦的财政去支持包括铁路、码头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部分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内部市场发展打下基础。

但这些做法毕竟耗时太久尤其是基建前期投入太大莱茵联邦财政负担不起。所以谢绾把目光投向了刚刚统一市场的德意志。

在此期间他也考察过几个德意志联邦国家发现对于工业化虽然各国君主都有兴趣却要么等着企业主自发投资要么自己苦哈哈的在筹资建厂对于金融和规划知之甚少。这也难怪工业化在这个时代还有点类似原时空的新能源或者人工智能产业摸不清方向投入又大身处其中的人们自然没什么确定可以成功的手段。

工业技术的发展需要一个庞大的底座。可以说每一项先进技术突破都无法空降要么是周边技术不支持要么是成本太高市场不支持。相比起工业技术工业发展方向、产业规划、工业金融这些理念上的差异反而是谢绾领先于这个时期统治者的优势。

于是经过反复斟酌他构思了这样一个“鲁尔计划”。这是个一石三鸟的策略。表面上是由想要推进货币统一的普鲁士的国债作保印钞出钱推进全德意志工业化实际上是为鲁尔财阀形成新的市场。

在拿到谢绾转交的订单后鲁尔财阀的成员们像饿狼一样开始在莱茵联邦各地购买土地、建立工厂、招募工人、扩大生产;而原本资金匮乏的南北铁路项目在此时也被鲁尔财阀和犹太金融集团重新评估得到了资本追加。

莱茵联邦由此获得了快速工业化的契机。随着来自全德意志各地的机床、蒸汽机甚至铁路建设的订单逐渐增多莱茵联邦除鲁尔区之外的其他几个重要城市也开始了强劲的工业化进程。

从1822年年底鲁尔计划开始推进起两年内莱茵联邦境内新增大小工业企业一千四百余家产业工人总数从原本的二十余万人增加到四十余万人使整个莱茵地区产业工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5%。

但这种发展带给谢绾的不全都是好事。

产业工人收入虽然比农民高一些但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却更为恶劣如果不是因为农业养不起这么多失地农民他们也不会来做被制度化管理的产业工人。集中的人群和此起彼伏的抱怨使工厂和周围城区成了火药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