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漫
  1. 奇客漫
  2. 耽美小说
  3. 龙环之盘古大陆
  4. 第一百零四章 密信
设置

第一百零四章 密信(1 / 1)


x 每次经过人去屋空的村庄时易苗总让趟子手们搜索一番有时能够找到一些不愿逃荒的老弱便分给他们每人五六日的口粮。易苗知道这些粮食不能帮助他们躲过这次粮荒但是多少会让自己的良心好受一些。想到自己折返时这些人多数可能已经不在人世心中还是有些戚戚然。易苗已经停止了修炼双向纳气来减少自己对粮食的消耗只是昼夜不停的用龙环来打通经脉。留在村中的老弱说村里的人大多数分为两股一股人直接逃往边境期望在陈国找到活路。另外一部分人都去了县城和州城希望在那里得到朝廷的赈济度过饥荒。

又走了两日车队下午时终于来到南云郡的纪县县城这是车队经过的第一个越国县城。县城外修建了大片安置难民的临时窝棚从窝棚的数量来看大概安置了有近万人。看到有车队经过道路两旁的流民慢慢朝道路两侧聚集看到数量如此之多的流民武镖头和镖师们都亮出兵刃随时准备应对流民的抢掠。但是他们都知道数量如此之多的流民一拥而上就是踩也会把他们踩死。

奇怪的是流民并没有一拥而上虽然他们看上去都是饥饿难耐。在看清经过的车辆是粮车之后流民眼中流露出欣喜之色有人开始呼喊:“有粮了有粮了姚县令没有骗我们姚县令万岁!姚县令万岁!”一时之间呼喊之声响彻百里。易苗并不知道这个姚县令是何人物更不知道自己的车队和这位姚县令有何关系。只是知道这呼喝万岁之声如果传到越国朝堂之上定然让这姚县令吃不了兜着走。见到流民没有要抢粮的意思易苗稍微放心了一些快进入县城时才看到有几个衙役循声过来维持秩序。

刘掌柜连忙迎上几位衙役衙役见到规模如此之大的一个车队先是一愣然后看了刘掌柜的通关文牒明白了车队的来历。众衙役也不多说护送着车队一路到了县衙吴钱通的文牒对村民作用不大但是吃官粮的还是非常重视。很快就有一个姓徐的县丞在后衙接待了刘掌柜和易苗两人武镖头因为担心粮车的安全坚持和车队在一起等候。徐县丞虽然不似流民那般面黄肌瘦可是看着也是一脸的愁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刘掌柜递上通关文牒这位徐县丞看过后脸上总算是有了些笑容。易苗以为是徐县丞是畏惧吴钱通的权势所以才给两人一些笑脸谁知道这位徐县丞却直接问道:“吴丞相的文牒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不知道二位此去可能见到吴丞相。”刘掌柜思索了一下说道:“按照惯例丞相是不会出面的。”徐县丞听完脸上马上又恢复了愁容。刘掌柜为了试探清楚徐县丞的意图接着又说:“不过鄙号在新城的掌柜是一定见的到丞相的。”徐县丞听闻此言立刻躬身对刘掌柜失礼说道:“先生在下有一个请求请先生务必帮我。”当官的对百姓失礼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商人在官员眼中更是毫无地位徐县丞又施礼又是尊称先生让易苗产生了兴趣。刘掌柜连忙还礼说道:“不敢不敢不知县丞大人有何吩咐?”徐县丞说道:“在下想请先生给吴丞相带书信一封求先生务必送到。”刘掌柜说:“县丞大人这是为何呀?”徐县丞一脸焦急之色的说道:“性命攸关请先生务必帮忙。”见到刘掌柜仍然是一脸的询问之色于是屏退了衙役又把后门关了才开始讲述缘由。

原来纪县的县令叫做姚进是本朝靖国公姚精忠家族的后辈十八岁中进士在朝中又有人本来仕途前景一片光明。可是这个姚进放到纪县做县令一做就是十年丝毫没有升迁。不但如此跟他搭档的下属还多有贬黜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给姚进当了背锅侠。人们都说皇权不下县县里的治理都要靠当地的乡绅可是这位姚进偏偏不信这个邪到了地方就打压乡绅净干些为百姓出头的事。为此闹出了很多事情朝里也有很多官员上折子告他都被姚家人压了下来而且姚进的叔叔就是本州的郡守普通的状子根本就递不到上面。所以出了事都是姚进的一些下属顶了雷所以姚进的下属多有不满。不满归不满大家能过还就的凑合过吧谁让人家家里牛呐。可是最近姚进闯下的祸事太大了以至于把县里的主簿直接吓的弃官带着全家逃了这位徐县丞也是愁的惶惶不可终日。

自从越国开始闹粮荒之后纪县因为靠近陈国总能运进些粮食来是以姚进开始广设粥棚赈济流民。当时徐县丞和主簿等人就劝解他要限制接收灾民人数但是他却不听。只是说“皆为我陈国百姓何以区别对待”。于是在别的县得不到赈济的灾民听说消息不断的聚拢而来一时之间流民人数超过六七千人比郡城聚拢的流民还要多。流民少时姚进靠平时在县城里积累的威望还可以到县里各处的乡绅处去打打秋风要钱要粮。可是流民人数一多这些筹措来的钱粮完全就不够用。更何况到了后面乡绅们也是出钱不出粮了还有很多乡绅是敬而远之闭门谢客。现在再加上没有商人敢于运粮进来银子就变成了不能吃的死物。

眼见着筹到的粮食越来越少吃粮食的人却越来越多姚进就打起了县里粮仓的主意。因为军队行军打仗押送粮草不易所以各个国家都在县里设立了粮仓每年秋收的粮食大多运往国家粮仓留一部分在县里。这样即可节高官途运输的费用而且待军队经过时可由地方的粮仓就近出些粮供应部队的粮草。由于纪县离边境不远粮仓规模也不小。但粮仓开仓放粮必须要朝廷的旨意才可以县官私自放粮那是犯了死罪。可纪县的流民数量不断增长终于人数突破了一万人。最后姚进急了眼在全县官吏的一致反对下私自开仓放粮如今已经将近一月。县衙上下现在都叫他姚疯子。加上县城内的人口现在纪县每天最低消耗需要三四千斤粮食。

前些日子纪县又收到郡里的公文让调拨粮食支援内地平乱眼看着私自放粮的事情可能就瞒不住了所以主簿跑了徐县丞放不下官位也是急于找门路和此事撇清关系。如今易苗的粮队到了纪县见到可能搭上吴丞相的线徐县丞自然是极力哀求。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再看到徐县丞恳请的眼神刘掌柜无奈的说道:“好吧在下愿意帮徐县丞带信至于此事成与不成。。。”徐县丞赶紧作揖说道:“只要先生将信带到下官永念先生恩典。二位稍等在下去写信。”说完转身走出后衙。待到徐县丞走出易苗小声对刘掌柜说:“刘掌柜这封信可不好写既要告了上官又要尽量不得罪国公爷哈哈!”刘掌柜笑了笑眼珠一转说道:“这封信我觉得还是不带的好。”易苗一愣问道:“为何?”刘掌柜说:“月婵楼的越国大掌柜姚千里公子可认识!”易苗脑中立刻浮现出那个拍卖会上的范大师说道:“见过一次。”刘掌柜接着说道:“据我所知这个姚进是姚大掌柜的远方侄子。”易苗说:“这我倒是不知。”刘掌柜说道:“我也是上次来越国见姚大掌柜时才知道的姚大掌柜是靖国公姚精忠的旁支远亲。早年姚大掌柜混的不好所以两家的关系淡漠。后来姚大掌柜生意越做越大两家的关系反倒密切起来。这个姚县令前面惹得事姚大掌柜没少在吴钱通面前使钱替他挡灾。”易苗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易苗接着问:“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答应帮他带信。“刘掌柜说:”不帮他带信他还要找其他渠道去上告。不如把信带走他也好心安。到时候我把信交个姚大掌柜至于姚大掌柜交不交给吴钱通。我就管不着了。“易苗也是笑笑心里说道:”这个刘掌柜精明既可以在姚千里面前卖个人情又不算失信于徐县丞。“

如易苗所料这封信徐县丞足足写了快半个时辰才姗姗来迟。徐县丞一进后衙就赶紧说道:“失礼失礼让二位久等了。“刘掌柜说道:”无妨无妨。“说罢接过徐县丞递过的信封然后揣入怀中。徐县丞面露尴尬的说道:”本应该宴请二位的可二位是压粮而来。现在县令不在县中二位还是速速押粮出城。不然让县令知道定然不会放二位轻易出城。等二位返回陈国时来找我在下必当重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